正音電子聽診器 (Airmod)

可持續性播放呼吸音、視覺化聲音頻譜、AI辨識技術、回顧與紀錄
  • 簡介

    從手術到護理間,傳統聽診設備有時間和空間限制,無法達到連續監測的目標!AIRMOD可解決現代醫療無法連續呼吸音監測(於加護病房及靜脈注射麻醉鎮靜,IVGA)的問題並且提高患者安全。

    Airmod 可藉呼吸聲音轉換成頻譜並由人工智能 (AI) 協助判讀,準確的於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可立即聽到並且 AI 立即性給予警訊。

    Airmod 為目前唯一可以在 IVGA 之下,早期偵測 Partial Airway Obstruction (PAO) 異常聲音的方法,以確認是否通氣順暢,預防後續呼吸暫停 (Apnea) 導致低血氧發生

  • 設備

    硬體:AccurSound AS-101

    軟體:Airmod

  • Airmod 產品特徵
  • AIRMOD 場域介紹
  • AIRMOD 影片介紹

|搭載 AI 智慧連續呼吸音監測

|呼吸可視化頻譜

|呼吸異音提示

|呼吸中止警報功能

|呼吸速率計算

|克服場域噪音

非插管麻醉臨床場域

1. 無痛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的呼吸監測

無痛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在台灣的市場逐年明顯成長,越來越多人選擇這項在北美已是近乎例行使用的鎮靜麻醉方法 (procedural sedation)來接受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具有無需插管,檢查過程無痛舒適,術後恢復快等優點。然而在麻醉藥物作用下,致命突發的心肺併發症是醫護人員最大的惡夢。目前使用的呼吸監測工具主要為周邊血氧儀(peripheral oximetry)及潮氣末二氧化碳分壓測量儀 (etCO2 capnography),當病人因為分泌物增加、檢查姿勢影響氣道結構等原因發生呼吸道阻塞,或因藥物影響改變呼吸速率時,以上兩種工具無法直接偵測,必須當血氧下降、潮氣量改變到某個程度才會對應表現出來。

Airmod取代傳統聽診器,讓忙碌的檢查醫師與麻醉醫師無需持續掛著聽診器就能聽見連續播放的呼吸聽診音,在部分呼吸道阻塞出現時,或呼吸頻率開始不穩定時便可給予適當而簡單的操作處置,避免演變至嚴重缺氧或呼吸停止的後果。加上呼吸時頻圖和即時警示系統的同步輔助監測,減少遺憾的發生機會。

2. 牙科鎮靜舒眠治療的呼吸監測

使用鎮靜舒眠來協助牙科治療,可讓無法忍受牙科治療的病人,特別是幼童或特殊需求者,接受完整的牙科診療過程,術後意識恢復快,也沒有插管麻醉的不適。然而若無完善的呼吸監測系統,在麻醉藥物作用下,病人隨時可能出現呼吸道阻塞、呼吸抑制、進而缺氧甚至死亡,尤其小兒氣道較易坍塌,對缺氧可容忍的時間極短;特殊需求者平常接受牙科處置不易,傾向累積相當問題牙齒數量後一次解決,治療時間較久,麻醉鎮靜的時間便拉長,呼吸道併發症的發生機會也增加。

Airmod在舒眠鎮靜期間及恢復期即時播放呼吸音,隨時可得知呼吸道通暢與否,加上呼吸時頻圖以視覺化呈現,在操作牙科器械高分貝環境下,亦能持續掌控呼吸狀態。呼吸次數異常或出現呼吸道阻塞現象時,Airmod會即時發出警示,讓麻醉醫師或手術醫師第一時間就可作出必要的措施,避免後續的悲劇。

3. 整形外科 / 顱顏手術的呼吸監測

整形手術與顱顏手術日益精細進步,市場成長速度極快。讓病人接受靜脈麻醉的方式,可免插管之苦,恢復時間也較短,尤其部分顱顏手術因手術位置的關係,不方便插管。然而在麻醉藥物作用下,若無適切的監測工具,往往手術成功,病人卻出現嚴重心肺併發症。目前使用的呼吸監測工具主要為周邊血氧儀(peripheral oximetry)及潮氣末二氧化碳分壓測量儀 (etCO2 capnography),當病人因為分泌物增加、檢查姿勢影響氣道結構等原因發生呼吸道阻塞,或因藥物影響改變呼吸速率時,以上兩種工具無法直接偵測,必須當血氧下降、潮氣量改變到某個程度才會對應表現出來。

Airmod取代傳統聽診器,手術醫師與麻醉醫師得以聽見連續播放的呼吸聽診音,在部分呼吸道阻塞出現時,或呼吸頻率開始不穩定時便可給予適當而簡單的操作處置,避免演變至嚴重缺氧或呼吸停止的後果。加上呼吸時頻圖和即時警示系統的同步輔助監測,減少遺憾的發生機會。

越來越多心臟血管病症利用經皮穿刺導管術取代外科手術而完成,從冠狀動脈疏通、電生理檢查、心律不整射頻燒灼,到血管攝影、節律器置換、心臟瓣膜置換、人工血管置放,於導管室內進行的治療不斷增加。某些術式治療時間較長,病人需要鎮靜麻醉來避免因不安或不適引發心律不整,或者需要同步做侵襲性的檢查,如經食道超音波,為了手術順利,有越來越多導管手術在麻醉科醫師協助下為病人施以非插管鎮靜,在北美,有超過七成的主動脈瓣膜置換術進行時,病人同時接受非插管鎮靜麻醉。

在台灣,由於缺乏可靠的器材來監測呼吸道,較複雜的導管室術式目前以讓病人接受插管麻醉進行為主。在MCR輔助下,已成功使用多例非插管靜脈鎮靜的複雜導管術式,參與試用的麻醉醫師皆認為有器材協助連續性呼吸監控,能有更多信心以非插管鎮靜方式讓病人接受治療。

5. 產科的呼吸監測

產科的手術有兩大領域會利用到靜脈麻醉,一個是一般的產科小手術,一個是剖腹產的後半段縫傷口時會讓產婦休息,所以會追加靜脈麻醉。在一般的門診產科小手術裡,因為時間短,給藥少,病人也大部分是健保給付的case,所以裝上standard monitor已經足夠。而在剖腹產的病人後半段的靜脈麻醉,因為大部分的產婦BMI比較高,且剖腹產有時NPO可能不完全足夠,故這一段時間有一個良好的呼吸監測是必要的。

良好的產科病人呼吸監測是重要的,除了靜脈麻醉下產婦的呼吸道不易維持,也常來的迅雷不及掩耳,且致死率高。Airmod全方位的呼吸監測,可以連續即時的偵測病患的呼吸,也可以給予醫護同仁足夠的警示,讓產婦在剖腹產的全程能夠受到完善的監測和保護。

6. 膀胱鏡或輸尿管鏡檢查的呼吸監測

在泌尿科的手術檢查裡,膀胱鏡或輸尿管鏡檢查佔了大宗,有很大一部分的病人是來碎石、手術或化療前後的追蹤、或是換雙J管。在這個檢查中,為了緩解病人的不適,很多時候我們也採用靜脈麻醉的方式來讓檢查得以順利進行,而且檢查完畢,病人在恢復室休息一小時左右就可以當天返家,毋須住院

Airmod在靜脈麻醉時,可以準確地讓每一個門診手術或檢查的病人,周手術期得到  最好最安全的照護及監測,在一台一台rotation rate極快的檢查中,減少醫護人員因為疲勞而可能產生的疏忽或錯誤,多一個monitor,多一個警示,多一份安全,多一份保障。

 

特殊場域應用

1. 急救醫療/救護車內呼吸監控

急救照護過程,若有病情變化,呼吸通氣狀態往往是第一個反映表現的生命徵象,然而在救護車、救護直升機中或其他急救場地,通常無暇持續使用傳統聽診器監測呼吸;相對的,病人意識微弱的情況下,可能因嗆到造成呼吸道阻塞而未被察覺,即使已確保了呼吸道的建立,因為交通、移位,仍可能造成不完整、不通暢的呼吸道甚或滑脫,氧氣持續無效輸送,而後出現如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PEA)等狀況卻忽略呼吸道的因素。

AIRMOD合併血氧儀使用,受到急救照護人員高度評價,試用經驗顯示,在急救現場兩者合併使用,可以確實幫助掌握病患的呼吸狀態,若呼吸與血氧情形良好,幾乎等同維持著適當的心跳與循環灌流狀態,那麼照護人員就可以再處理其他傷口或狀況。

2. 透析治療動靜脈廔管(AV fistula)的阻塞評估

透析治療(洗腎)病人賴以維生的管線通路有數種型態,其中「動靜脈廔管」(arteriovenous fistula, AV fistula)是長期治療的首選,維持廔管的通暢及避免感染,是確保治療順利完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廔管栓塞更是血管通路最常見的併發症。評估通路通暢與否的理學檢查,包括觸診與聽診,其中正常的聽診為低頻且規律的血流搏動雜音(bruit),若有阻塞現象出現,則會聽見較高頻且不連續的血流聲。

利用Airmod來定期評估AV fistula的通暢程度,可分別清楚地在動脈端、靜脈端、以及接合點聽見血流聲音的變化,同時有血流聲時頻圖同步視覺呈現,血流波形更可做前後比較。在剛手術建立完廔管初期的追蹤、平時的保養觀察、甚或急性栓塞發生時,在超音波檢查尚未可得時,Airmod是客觀又方便的評估工具。

AIRMOD 介紹影片
發現Wheeze臨床場域實際呼吸音